|
受冷空氣和副高外圍暖濕氣流影響,6 日下午開始咸陽長武、彬州、旬邑、武功、興平、秦都、渭城出現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截止7日下午15時,各縣總降水量在4-142毫米之間,其中,122個鄉鎮雨量超過25毫米(大雨),51個鄉鎮雨量超過50毫米(暴雨),最大降水出現在興平南市,降水量142毫米。咸陽市、縣氣象局嚴密監視天氣,及時預報預警,上下協作,強化聯動,積極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全力以赴做好暴雨氣象應急服務工作。
微信圖片_20200807175652.jpg (70.49 KB, 下載次數: 9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8-7 18:01 上傳
提前預報、及時預警,為防災減災爭取提前量
為做好4-7日強降水天氣預報預警工作,市氣象臺提前發布預報,于8月2 日發布《強降水消息》,預計4日到7日全市中到大雨,過程累積降水量25~70毫米,局地70~100毫米。5日繼續發布《強降水消息》,預計6日夜間至7日全市中到大雨,局地暴雨。
根據市氣象局提供的強降水消息,6日夜間咸陽市委書記岳亮帶領應急、氣象、城建、水利等部門主要負責人檢查市區防汛準備情況,要求擦亮眼睛,嚴陣以待,做好防御,確保安全。
微信圖片_20200807175656.jpg (68.88 KB, 下載次數: 9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8-7 18:01 上傳
8月3日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辦公室下發文件《 關于做好4-7日強降水天氣防御工作的通知》,并通過傳真發送給各成員單位。市局于3日17時45分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雨)Ⅳ級應急,4日18時提升重大氣象災害(暴雨)Ⅳ級為Ⅲ級應急響應。應急期間,市局業務科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近期強降水天氣預報與服務工作的通知》;氣象服務中心第一時間通過微博、微信、微信群、抖音、短信等發布預報預警信息,各政務媒體和自媒體及時轉發傳播;市氣象臺加密實況服務頻次,僅6日夜間滾動制作降水實況及預報2期,累計制作6期;聯合服務中心制作《今日預報及服務關注重點》2期,加強對縣局預報服務的指導。
微信圖片_20200807175701.jpg (68.62 KB, 下載次數: 9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8-7 18:01 上傳
堅守崗位,徹夜不眠做好監測預報服務
8月6日夜間至7日早晨,按照應急響應要求,市、縣各單位帶班領導、預報服務和管理人員徹夜堅守崗位,做到值班值守,密切監視天氣,及時聯動會商,提前發布暴雨預警,根據監測實況及時升級預警級別。其中市氣象臺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2期,長武發布《短時臨近預報》1期,旬邑發布《暴雨橙色預警信號》1期,武功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暴雨紅色預警信號》和《雷電橙色預警信號》各1期,興平、乾縣、永壽、淳化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各1期,三原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暴雨橙色預警信號》各1期。6日夜間9時,興平自動氣象站突發設備故障,市局技術保障中心立即安排技術人員奔赴興平,在最短時間排除故障,確保暴雨應急期間氣象監測數據不缺測、正常傳輸。
微信圖片_20200807175704.jpg (88.66 KB, 下載次數: 8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8-7 18:01 上傳
強化聯動,通力協作應對暴雨天氣
市局啟動暴雨三級應急后,及時將降水實況及天氣預報向市委、市政府及指揮部成員單位提供,各部門迅速行動,及時響應,自然資源局、應急管理局、農業農村局、防汛辦、水利局、水旱防御中心轉發指揮部辦公室文件并提前進行災害防御安排部署。6-7日,市氣象局聯合市自然資源局制作發布《咸陽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2期,根據咸陽及上游寶雞的降雨實況及預報,咸陽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發文2件次,發布《預警信息》4期,安排部署中小河流防汛工作;市農業農村局下發《關于做好4-7日強降水天氣防御工作的緊急通知》。截止7日15時,市應急管理局、市防汛辦、水利局水旱監測中心、自然資源局地質災害監測站、城市管理執法局內澇辦、市水文局、市交警支隊先后向氣象災害指揮部辦公室報告各類信息11項。
微信圖片_20200807175708.jpg (97.25 KB, 下載次數: 8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8-7 18:02 上傳
發揮智慧氣象建設成效,及時發布市區入汛以來首個暴雨紅色預警
7日8-13時,咸陽城區(渭城、秦都)及興平市出現大暴雨天氣,市縣氣象局積極利用咸陽智慧氣象成果,提前發布預警,市氣象臺07日00時30分、06時45分分別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2期,早10時55分升級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預計興平、秦都、渭城降雨量將達到100毫米以上,需重點防范短時強降水引發的城市內澇等次生災害。
在咸陽城區發布暴雨紅色預警為今年入汛以來首次,常務副市長孫亞政在暴雨紅色預警信息上批示:城區內澇搶險應對方面,市氣象、城管及公安交警部門快速反應,要加強通過電視臺、微信、微博、手機短信等渠道,及時發布暴雨災害、內澇積水等信息,提醒廣大市民減少出行、確保安全。
微信圖片_20200807175713.jpg (90.61 KB, 下載次數: 9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8-7 18:02 上傳
市氣象臺及時利用從咸陽市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共享到的立交橋、重要路段視頻監控信息,密切監視城區暴雨引發城市內澇情況,發現城區主要立交橋和路段積水嚴重,立即建議相關部門做好應對防御工作;氣象服務中心及時通過微博發布降雨實況及積水路段視頻,提示社會公眾關注暴雨實況和城區積水路段,注意出行安全。《咸陽日報》、《華商報》、《各界導報》、愛咸陽等通過微博、頭條第一時間轉發暴雨紅色預警,大力提高了預警覆蓋面。
微信圖片_20200807175643.jpg (61.17 KB, 下載次數: 9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8-7 18:01 上傳
暴雨紅色預警發出后,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立即開展現場檢查、指導市區大隊應對暴雨城市內澇交通應急處置工作。市應急管理局發布《暴雨天氣市民出行溫馨提示》。興平市、渭城區、秦都區委區政府及時安排部署暴雨防御工作,各街辦立即安排對重要路段積水清理,及時封閉積水立交橋,確保安全。
微信圖片_20200807175718.jpg (89.75 KB, 下載次數: 9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8-7 18:03 上傳
在此次強降水天氣服務過程中,市、縣氣象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氣象工作的重要指示及三次對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在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市、縣局領導靠前指揮,一線業務人員堅守崗位,特別是黨員干部及入黨積極分子在夜間監測、預報預警、技術保障、應急值守等關鍵時刻沖在前、做表率、敢擔當,充分發揮了帶頭模范作用,在全市氣象部門的通宵達旦奮戰下,應對暴雨天氣做到了“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預警信息發布做到“早、準、快”,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氣象人的初心和使命,充分發揮了氣象防災減災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