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jpg (251.36 KB, 下載次數: 18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2-24 17:48 上傳
咸陽市市長衛華22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2019年,咸陽市將圍繞以下重點工作,奮力實現新時代追趕超越新作為,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一)全力以赴保增長,力促經濟高質量發展
全力穩工業。著力在“優”字上下功夫,確定50戶行業龍頭企業,精準幫助解決人才、融資、用地等方面問題,以優勢企業穩工業。著力在“轉”字上求突破,運用市場化手段,因企施策,推進停產半停產企業重新煥發活力。著力在“增”字上見成效,抓好總投資394.2億元的100個重點工業項目建設,全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0戶。
全力擴投資。今年安排市級重點項目334個、總投資2253億元、年度投資809億元。用足用活國家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政策,積極擴大政府債券規模;創新PPP融資模式,吸引民間投資,持續加大基礎設施、社會民生、鄉村振興、生態環保等領域投資。
全力促消費。出臺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培育發展城市商圈。加強對養老服務的政策扶持,支持醫養康養融合發展,擴大健康消費。發揮市民文化中心、奧體中心作用,培育文化體育消費。促進教育培訓托幼消費。健全農村流通網絡體系,促進農村消費梯次升級。加強充電樁建設,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開展智慧咸陽再出發,帶動信息消費。打造一批特色化品牌化節會展會,培育新的消費熱點。
(二)久久為功促轉型,打造“三個經濟”發展先行區
搶抓省上建設臨空經濟示范區機遇,依托國際機場,與空港新城協同發展,以大西安(咸陽)文體功能區為核心,啟動臨空經濟產業帶建設,帶動制造業高端化、農業品牌化、服務業特色化,打造全省“三個經濟”發展先行區。
圍繞電子信息千億產業集群、新能源汽車千億產業集群、高端裝備制造500億產業集群、生物醫藥500億產業集群、煤炭“三個轉化”、高端橡膠產業集群等支柱產業做大做強。發展壯大現代服務業。加強全域旅游示范市創建,支持乾陵創建5A級景區,促進彬州大佛寺文化景區加快建設。積極擴大對外開放,加強中韓、中哈產業園建設,發展外向型經濟。堅持推進科技創新,扎實推進質量強市戰略,加大瞪羚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力度,支持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融通發展。
(三)打好三大攻堅戰,奮力補齊發展短板
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實行政府舉債融資負面清單制管理,建立健全政府舉債終身問責制度和債務問題倒查機制,堅決遏制債務增量,穩妥化解債務存量。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圍繞高質量完成年度2.5萬人脫貧、72個貧困村退出任務,工作力量、扶持重心向旱腰帶地區傾斜,向深度貧困村和特殊困難群體幫扶匯聚。開展形式多樣的扶志扶智活動,增強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以打贏藍天保衛戰為重點,聚焦“煤塵車”和“散亂污”企業,不斷提升精細化治理水平;扎實推進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工作,因企施策治理“散亂污”企業。堅決打好青山、碧水、凈土保衛戰,扎實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完成營造林30萬畝,綠化道路300公里。
(四)加快新型城鎮化步伐,構建現代城鎮體系
提升中心城市品質。加快大西安(咸陽)文體功能區發展,加快錦秀山公園、西照湖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啟動咸陽湖景區改造提升和渭河南岸河堤加固改造工程,全面建成渭河水生態帶。啟動市植物園建設,推進漢帝陵森林景觀帶建設。抓好年度投資82.5億元的127個城建項目。創建公交都市,堅持公交優先,市縣兩級再投放新能源公交車600輛。開工建設東風路綜合改造、珠泉路道路排水工程,新建支路5條,打通“斷頭路”10條,建設立體停車場(庫)10個、人行天橋4座,持續加大“出行堵”“停車難”問題解決力度。
借力關中平原城市群加快發展。認真落實省政府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實施方案,堅定不移推進西咸一體化,開工建設地鐵1號線三期;服務保障閻良至機場、乾縣至法門寺2條城際鐵路加快建設;積極爭取利用隴海線開通西安咸陽城際快車。加快融入區域發展大格局,以交通設施大聯通為發展“三個經濟”、融入“一帶一路”奠定基礎。
做大做強縣域經濟。支持秦都、興平、武功聯手打造渭河汽車工業走廊,支持禮泉與大西安(咸陽)文體功能區聯動發展,支持涇陽優先發展臨空經濟,梯次推進三原、乾縣撤縣設市,支持渭城做優做強城市經濟,支持永壽、淳化發展特色工業,支持彬長旬煤炭轉化、多元發展。
(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鞏固全省農業龍頭地位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大力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扎實推進“十大行動”和“百優示范項目”,不斷邁出農業農村現代化新步伐。
加快發展優質高效、生態觀光現代農業。承辦第八屆北京茶博會,提升“咸陽茯茶”知名度、競爭力。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加強村莊設計,引導村莊體現關中風情、彰顯特色風貌。
(六)持續深化改革,不斷增強發展活力
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降低營商成本,讓企業有明顯獲得感。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再梳理取消下放一批“含金量”高的行政審批事項,縣市區全面實行“一枚印章管審批”,擴大“最多跑一次”事項覆蓋面。
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切實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成立民營企業維權投訴中心,開展清欠、減負、化解產權糾紛等行動。設立民營企業紓困基金,健全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獎補機制。以爭創“零投訴”營商環境為導向,實施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三年行動計劃。推行企業24小時平靜工作日制度。
(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咸陽市將繼續圍繞扶貧解困、生態環保、緩堵保暢、社會建設、民生保障等方面,在新的一年繼續抓好總投資267億元、年度投資133億元的30件惠民便民實事,確保按期完成,努力讓群眾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把穩就業放在突出位置,以創業促就業。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政策,擴大異地就醫即時結算范圍,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藥納入醫保,嚴厲打擊套保騙保行為。認真做好退伍軍人事務,鞏固軍政軍民團結。穩步提高低保、優撫救助水平,做好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留守婦女、空巢老人和殘疾人關愛工作。
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建成彩虹第二中學,加快新渭城中學、高新學校、夢桃學校建設,普惠性幼兒園占比提高到85%以上。開工建設咸陽職院二期工程,建設職教強市。持續深化綜合醫改,深入推進分級診療,著力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舉辦第二屆咸陽文化藝術節。
加強社會治理。不斷掀起“掃黑除惡”專項行動凌厲攻勢,實施“雪亮工程”,依法懲治犯罪活動
(八)加強政府自身建設,進一步提高政府治理現代化水平
新時代對政府自身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咸陽市將堅持把加強政治建設放在首位,持之以恒推進學習型、法治型、服務型、務實型、廉潔型政府建設,不斷提升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持之以恒反腐倡廉。嚴格履行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完善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機制,推進財政預決算公開,緊盯公共資金使用、公共資源交易、公共資產經營、公共工程建設以及扶貧、民生等領域,重拳整治腐敗。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嚴格控制“三公”經費,壓縮5%~10%的一般性支出,厲行節約,把寶貴的資金用在改善民生上。
華商報2019-02-24 07: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