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是以數字模型為基礎,將材料逐層堆積制造出實體物品。它的最大優勢是能生產出結構特別復雜很難加工產品(按照目前水平,基本上能打印出電腦制作的立體圖像)以及個性化定制。 英國《經濟學人》雜志在2012年發表專題文章《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文中將3D打印技術作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標志之一。 我國3D打印產業相對歐美國家起步較晚,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研究增材制造技術,但經過多年發展,3D打印技術已可同步世界先進水平平,在高性能復雜大型金屬承力構件3D打印等部分技術領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3D打印技術的發展。2013年8月,工信部印發了《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劃(2013-2018年)》,其中提到“拓寬增材制造(3D打印)技術在工業產品研發設計中的應用范圍。 中科院3D打印共建創新實驗室致力于3D打印技術的普及與推廣,目前已覆蓋全國21個省200余所學校。 實驗室建設,師資培訓,專利知識輔導與申請,對接高校自主招生資源,科創校本教材編寫,《文明的相望——3D打印一帶一路》大型叢書編撰等。 用先進的3D打印技術,呈現古老的歷史遺跡。 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 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 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 這就是3D打印技術能給我們帶來的創新科技力量。 有要探討3D打印技術課題的可:一七七九二二四二三八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