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815zxdgzgti1o4gxgui.jpg (162.97 KB, 下載次數: 32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9-2 14:58 上傳
盛夏之夜,咸陽市咸陽湖二期文化運動休閑區田徑場上人潮如流、熱鬧非凡。5000余人在剛剛建成的渭河左岸咸陽湖親水健身步道上,參加了2019咸陽渭河夏日消暑納涼徒步大賽。“咸陽的發展真快,尤其是渭河生態治理,科學合理上檔次,休閑棧道、廣場、綠化景觀等,令人心曠神怡。這樣的美景我不能獨自享受,周末一定要帶家人來這里看看。”參加徒步大賽的市民辛靜興奮地表示。
145816x0g278q209rsnqgp.jpg (184.15 KB, 下載次數: 3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9-2 14:58 上傳
咸陽湖二期健身廣場。
藍天、碧水、綠樹,微風吹過,清新怡然;寧靜、美麗、安全,環保低碳,溫馨和諧。這一切,都源于咸陽市持之以恒的生態文明建設。“全國減排先進集體”“全國環境保護系統先進集體”“陜西省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先進單位”以及在全省治理渭河水污染三年行動考評中位居第一……這些殊榮是對咸陽生態文明建設的肯定。 打造人水和諧的生態景觀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15年5月,咸陽市按照"雖為人作,宛似天成"理念,全面啟動建設咸陽湖二期工程。按照省委、省政府“突出治水的綜合性、整體性、協同性,由單純治水變系統治水、剛性治水變柔性治水”的新理念設計,遵循“以生態治理為主,恢復河道自然屬性,擴大水域面積,建設景觀功能區”的建設原則,實現“將渭河打造成關中最大的生態園、最美的景觀長廊”的總體要求,打造了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城市生態水景觀。咸陽湖二期工程新增水面6200畝,新建人工沙灘3.2萬平方米、生態景觀島7座,被市民親切地稱為咸陽的“馬爾代夫”。 2018年以來,為最大限度提升咸陽湖景觀效益、增加市民幸福指數,咸陽市委、市政府順應群眾呼聲,實施了渭河左岸以親水步道為重點的咸陽城區秦都橋段灘面整治工程,旨在將咸陽湖一、二期貫通連接,形成綜合服務水平更高、規模更大的“雖為人作、宛似天成”城市景觀,優化城市環境、增添城市魅力、服務百萬市民。新建成的健身步道長2365米、寬6米,創新鋪設塑膠路面1.61萬平方米、綠化面積6萬平方米,形成了16.82公里的親水生態景觀長廊,使渭河左岸成為咸陽最大、最美、最亮麗的都市風景線。
145816i6hb36x6mf9fmp2h.jpg (119.87 KB, 下載次數: 30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9-2 14:58 上傳
市民在渭河左岸咸陽湖親水健身步道上漫步。
構建齊抓共管大格局 圍繞貫徹落實中央和省上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咸陽市出臺了《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咸陽市藍天保衛戰2019年工作方案》《咸陽市碧水保衛戰2019年工作方案》《咸陽市凈土保衛戰2019年工作方案》《咸陽市青山保衛戰2019年工作方案》等文件,以得力部署和有力舉措向環境問題宣戰。 圍繞全面壓實生態環保責任,咸陽市政府推行生態環境保護任務、責任、標準、信息化、督辦“五項清單”和一線工作、暗訪、簽字、直報、精細化指導“五項機制”,促使各級各部門做到任務明確、標準清晰、責任具體、督導有力。“五項清單”“五項機制”已成為咸陽市推動生態環保工作的有力舉措。 圍繞加快整改環境突出問題,咸陽市委、市政府實行黨政領導牽頭、市級領導包抓環境突出問題整改工作制度,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深入一線檢查工作,分管領導連續3個月常態化開展“周日環保督查”,組建13個專項督查組對各縣市區進行交叉督查,推動了環保責任逐級落實,形成了全市上下同發力、各條戰線共參與的良好工作格局。
145816v994y16vy2y52ejz.jpg (149.73 KB, 下載次數: 31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9-2 14:58 上傳
咸陽渭河夏日消暑納涼徒步大賽。
鐵腕治霾保衛藍天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咸陽市委、市政府把鐵腕治霾的堅定意志和決心,化作一次次標本兼治的行動。 近年來,咸陽市委、市政府將鐵腕治霾作為環保頭號工程,堅持把生態環境保護納入“四場攻堅戰”,以生態環境部強化督察、關中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查為契機,扎實開展了鐵腕治霾“1+3+35”專項行動。 減煤方面,2018年以來,咸陽市完成居民煤改電、氣、熱(地熱、工業余熱)35259戶;完成種植、養殖燃煤小鍋爐改造1334臺;拆除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195臺,完成燃氣鍋爐低氮燃燒改造126臺。如今,咸陽市已成為第二批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咸陽市近兩年將投資95億元,實施熱源清潔化改造。到2021年,市、縣建成區集中供暖將全面實現清潔化,農村地區清潔取暖率將達到79%以上。 控車方面,咸陽市“黃標車”基本清零;新增新能源公交車100輛,市區基本淘汰燃油公交車;持續實施主城區、縣市城區限行繞行措施;利用入城口18處機動車聯合檢查站嚴格管控貨車入城;投運2輛尾氣遙感監測車,強化機動車尾氣檢測執法。 抑塵方面,對市區建筑工地嚴格實行紅黃綠牌動態管理,對41家問題突出的施工或監理單位暫停在咸陽招投標資格;嚴格執行《咸陽市建筑垃圾處置和運輸車輛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意見》,不斷推進渣土運輸規范化;累計成立建筑垃圾運輸公司34家,備案車輛834輛。對市區道路揚塵推行“以克論凈”作業標準,城市主要車行道機掃率達97%,并將主城區規劃范圍外5公里內以及國省縣鄉公路納入揚塵污染防治范圍。 治源方面,涉及石化、煤化工、包裝印刷等重點行業的76家企業完成了揮發性有機物治理;174家加油站完成三次油氣回收;計劃保留的34家磚廠完成環保技術改造;276家噴漆房完成UV光氧深度治理;整治散亂污企業577家。在“冬防”和“夏防”期間實行工業企業錯時錯峰生產,降低重點時段污染峰值。 禁燃方面,加大秸稈還田、基料化、飼料化技術推廣應用,夏季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夏、秋收期間,堅持市縣鎮三級專項督查,露天焚燒秸稈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嚴查違法違規生產、存儲、經營、燃放煙花爆竹行為,違規燃放行為明顯減少。 享受藍天、享受碧水、享受寧靜,享受無比愜意的生活。咸陽人的生活有了味道!
145816t4qq9pkk6qmqlkk9.jpg (105.75 KB, 下載次數: 3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9-2 14:58 上傳
流光溢彩的咸陽夜景。
投巨資科學規劃建綠地 城市不是鋼筋水泥的競技場,城市是市民生活的家園。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家園,咸陽把森林引入城市,把園林引入大街,讓花草在市民身邊環繞。規劃建綠、拆墻透綠、沿河興綠、見縫插綠、依法治綠、科學護綠。咸陽以公園為依托,以河渠為紐帶,以廣場為結點,“環、楔、廊、園”多種形式,“點、線、面、圈”縱橫聯系,構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綠”具有咸陽特征的城市美化體系。路路見樹、樹下有花,咸陽市連續4年在國道、省道以及縣、鄉道路兩側,實施以格桑花為主的林下花卉種植工程,精心描繪“車在路中行 人在花海游”的美麗畫卷。 據統計,近年來,咸陽市完成重點工程造林169.5萬畝,千里綠色長廊1500公里,渭河近堤綠化104.88公里,建設綠色家園示范村350個,建成旬邑石門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和永壽翠屏山、淳化爺臺山兩個市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53389公頃,占全市國土總面積的5.24%。咸陽市還啟動了生態紅線劃定工作,先后利用中央和省、市、縣四級資金1.56億元,實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農村生活垃圾處置、農村環保宣傳等示范性綜合整治項目,受益人口近45萬人。通過示范項目的實施,有效解決了區域環境污染問題,面源污染得到極大改善,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群眾環境意識顯著提高。全市共投資7000余萬元,新建城市綠地公園5個,實現了縣縣有公園、村村有廣場的新景象。 藍天為卷,書寫著咸陽人創建生態文明的豪情壯志;長河為詩,贊美著咸陽人綠色環保和諧的幸福生活。
145815uz6dimf36jqrzjbr.jpg (218.1 KB, 下載次數: 3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9-2 14:58 上傳
俯瞰咸陽湖。
咸陽,一座集歷史之匯、文化之魂,融山水之秀的綠色城市正在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