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自熱方便火鍋成為一種暢銷食品。它既有火鍋的美味又具備方便食品的快捷性,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可是記者調查發現,這種自熱火鍋雖然美味快捷,但吃前還是得“悠著點”。
1.jpg (114.44 KB, 下載次數: 12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9-17 14:23 上傳
發熱包產生氫氣引發報警器報警 廠家稱沒危險 網上不少消費者反映,在使用自發熱火鍋時常常引發報警器報警。
2.gif (1.39 MB, 下載次數: 12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9-17 14:23 上傳
發熱包和水反應后究竟產生了什么物質,讓燃氣報警器持續報警呢?發熱包生產廠家負責人稱,發熱包發熱時會產生微量氫氣,正是氫氣導致煙感器出現報警。 氫氣是一種具有可燃性和還原性的氣體,純凈的氫氣在空氣中安靜地燃燒,而不純的氫氣在燃燒時可能產生爆炸。對此,廠家負責人稱絕對沒有危險。 發熱包生產廠家負責人:沒關系的,如果危險 ,它在市場上也不可能那么火。你不要想得那么危險,這些大企業每天都在做。
3.jpg (37.35 KB, 下載次數: 7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9-17 14:23 上傳
釋放氫氣可致燃爆 密閉空間、公共場合均存隱患 那么,發熱包遇水反應后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呢?不久前,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通報了對20件自熱方便火鍋類產品的測試情況。測試結果顯示,測試的發熱包均屬于“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或混合物”。 專家解釋,如果發熱包反應后釋放出的氫氣量,在環境中正好處于氫氣的燃燒極限,也就是空氣中氫氣的占比達到4%-75.6%之間時,就有可能引發燃爆的風險。專家還強調,在一些密閉或半密閉的空間,比如車內,都會存在類似風險。
4.jpg (34.38 KB, 下載次數: 7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9-17 14:23 上傳
自熱食品不光在密閉空間使用時,可能帶來燃爆的安全風險。在一些公共場合,密集大量地使用,也有很大的安全隱患。 國家化學制品安全質檢中心主任助理 肖秋平:比如說長途大巴(行駛)過程中,夏天開著空調,車箱是密閉的環境。大量地使用自熱火鍋,就有可能導致氫氣累積。如果達到了爆炸下限濃度,碰到一點火源,比如身上的靜電,或是電路的火花,就足以引發爆燃事故。
5.jpg (34.63 KB, 下載次數: 7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9-17 14:23 上傳
使用完丟棄的發熱包仍存安全隱患 此外,使用完丟棄的發熱包同樣也存在安全隱患。由于發熱包和水的反應不需要借助其他任何物質,因此只要發熱包沒有反應完全,遇到水就會產生氫氣。 如果將發熱包丟在垃圾桶里,遇到下雨天,雨水進到垃圾桶里,就會反應產生氫氣。垃圾桶是一個半封閉的環境,如果有煙頭之類的火源丟入,就會有爆炸或者燃燒的風險。
6.gif (756.8 KB, 下載次數: 12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9-17 14:23 上傳
上海消保委此次試驗中,還將反應過的20個樣品發熱包再次浸沒于水中。結果表明,有14件樣品的發熱包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持續放氣現象。反應持續時間均超過3 分鐘,最長可達8分鐘。
7.gif (1.48 MB, 下載次數: 12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9-17 14:23 上傳
民航全面禁止攜帶自發熱產品 廣西禁止在動車上使用
正因為自熱產品可能帶來很多未知風險,目前,我國的民航系統已經全面禁止攜帶自發熱產品上飛機。前不久,廣西出臺的鐵路安全管理條例也明確規定,禁止在動車上使用自帶加熱的食品。
9.jpg (39.32 KB, 下載次數: 7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9-17 14:24 上傳
安全警示待規范 安全標準需出臺 事實上,這種不可預知但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需要在用戶使用前進行明確地提醒。可是記者發現,目前市場上沒有一個自發熱產品針對這些問題作出了明確的警示。 對此,上海消保委正在協調相關專業機構,對這種新興產品展開安全性評估和調研,盡早出臺相關標準或者規范,讓消費者更好更安全地使用自熱火鍋產品。
來源:每周質量報告、央視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