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這些學校,西咸新區學生可報! 日前,有網友在西咸新區領導信箱中留言,問關于西咸新區學籍之事,中考能否報考西安城六區高中?是否只能限制在西咸新區內的高中?就此官方做出回應。
Q問:如果讓孩子上能源金貿區高新一中西咸第一小學和初中,將來中考能否報考西安城六區主城區的高中?還是只能限制在西咸新區內的高中?
A答:按照《陜西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陜教〔2020〕69號)“2021年西咸新區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繼續由西安市、咸陽市教育局按原行政區劃組織實施”。能源金貿區應屆考生中考同樣按照在哪里報名就在哪里參加錄取的政策。
640.webp (1).jpg (71.04 KB, 下載次數: 31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6-11 16:33 上傳
目前,西安民辦小學、初中部分新城區招生計劃有包含西咸新區戶籍的均可報名。
民辦小學原則上在屬地區縣、開發區范圍內招生。5種情況可擴大招生范圍:
一是市級審批的民辦一貫制學校小學部可在全市范圍招生;
二是開發區管理的民辦小學,可在本開發區和原管轄行政區范圍內招生;
三是行政區之間移交的民辦小學,可在現管轄地和原審批地招生;
四是有寄宿條件的民辦小學可適當擴大招生范圍;
五是轄區內小學學位富余的,區縣、開發區教育局可統籌考慮適當擴大招生范圍。但民辦小學跨區招生須由屬地區縣、開發區教育局審核后報市教育局核準。民辦初中在全市范圍內招生。所有民辦小學、民辦初中不得跨市域招生。
西安民辦小學、初中招生計劃:
163404fbdn0unm8xuunuiu.jpg (768.29 KB, 下載次數: 32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6-11 16:34 上傳
640.webp (3).jpg (439.75 KB, 下載次數: 32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6-11 16:34 上傳
西咸新區2021年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工作實施方案:
1、堅持新城為主。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實行“新區統籌、新城為主、屬地管理”的工作機制,落實各新城主體責任。新區直屬學校納入所在新城統一管理。 2、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嚴格遵守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入學規定,嚴禁以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不得以面試、面談、評測等名義選拔學生。公辦學校按照學區劃分就近入學。義務教育學校不得組織特長生招生。 3、堅持公民同招。依托西安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管理平臺,符合新區入學條件的學生,實行公辦民辦學校同步登記報名、同步招生錄取、同步注冊學籍。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實行電腦隨機錄取。任何公辦民辦學校不得提前選拔生源,確保公民同招落實落嚴。 4、堅持控輟保學。切實履行義務教育控輟保學法定職責, 落實控輟保學“七長責任制”,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嚴禁以“國學班”“讀經班”“私塾”等形式替代義務教育。 5、堅持公平公開公正。通過多種形式向社會公開招生方案、招生計劃、招生范圍、招生程序、報名條件、錄取結果等,充分接受社會監督,實行陽光招生,確保招生入學機會公平、程序公開、結果公正。
一、公辦學校招生入學: 小學:2015年8月31日(含8月31日)以前出生的西咸新區戶籍適齡兒童、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外地戶籍符合政策規定準入類學生。 初中:具有西咸新區戶籍或西咸新區學校學籍的小學應屆畢業生、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外地戶籍符合政策規定準入類學生。 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書面申請,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或新城教育衛體局批準。 二、民辦學校招生入學: 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新區新城審批及原區縣已移交西咸新區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所屬新城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報名、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
民辦學校招生入學
民辦小學原則上在屬地新城范圍內招生,有寄宿條件的民辦小學可適當擴大到西咸新區范圍內招生。
民辦初中在西安市(含西咸新區)范圍內招生。
民辦小學、民辦初中不得跨范圍招生。民辦學校中屬于政府購買服務的學位,按照公辦學校劃片辦法統一招生。
陜西高校學費明確,快看漲了多少!
之前陜西擬調整高校學費的消息一出來 就引起了不少討論 大部分人的意見是支持漲價 據了解,我省公辦高校的學費 已有二十年未變 今日,我省明確發布了高校收費標準 比起往年有了一定上漲 來一起看看吧
歷年學費標準:
根據《關于陜西省2020年秋季中小學校及普通高校收費的通告》,陜西高等教育公辦學校本科生學費中,文法財經史學專業,每學年3500元;理工、外語、中醫專業每學年4500元;西醫專業每學年5000元;藝術專業一類7000元每學年,二類9000元每學年,三類11000元每學年。
西安音樂學院、西安美術學院的音樂表演、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繪畫(含雕塑)、藝術設計等專業最高不超過15000元/生學年;音樂學專業中的音樂理論方向和音樂教育方向最高分別為15000元和13000元;美術學專業中的美術教育方向和美術史論方向最高分別為13000元和7000元;舞蹈編導專業和攝影專業最高分別為11000元和9000元。
在2020年4月陜西省教育廳對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第606號提案的答復函中也提到了關于陜西省公辦高校學費標準調整幅度。答復函中,建議我省公辦普通高校本科學費標準調整為:
文法財經史學類每生每年由3500元調整到5200元, 理工外語體育中醫類每生每年由4500元調整到5800元, 西醫類每生每年由5000元調整到6800元, 藝術類每生每年8000元。
國家“雙一流”高校可在上述調整后學費標準的基礎上浮20%、省屬“四個一流”高校學費標準上浮15%。
調整后,最低提價1300元,最高提價1800元,在全國文史類排名為19名,理工中醫類排名為20名,平均排名為20左右。在西部地區排名為7名,與中部、東部標準比較,仍處于偏下水平。
此外,為適應國家高等教育考試招生不分文理科的改革,亦可考慮不分文理科,將學費標準統一調整為每生每年5800元。 如今,距離這份答復已經過去了快一年
今日,陜西省發改委官網 公布我省公辦高等學校學費標準 從2021年秋季學期起執行
微信圖片_20210611152149.jpg (76.4 KB, 下載次數: 3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6-11 16:34 上傳
按照學費標準專業分類,分為普通本科和高等職業教育。
1、普通本科,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所劃分的學科門類,劃分為:
# 文科類 #
包括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
# 理工類 #
包括理學、工學、農學、交叉學科;
# 醫學類 #
#藝術類 #
在教育部本科專業目錄分類基礎上,分為理論類和實踐類,即原藝術一類、二類合并為藝術理論類,原藝術三類為藝術實踐類2、高等職業教育,沿用現行專業分類,分為一般專業類和藝術類。
普通本科學費標準:
◆ 文科類5000元/生·學年,理工類6000元/生·學年,醫學類6500元/生·學年,藝術理論類11000元/生·學年、實踐類14000元/生·學年。
其中:哲學專業(專業代碼:010101)、歷史學專業(專業代碼:060101)、考古學專業(專業代碼:060103)4250元/生·學年,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專業代碼:070101)、物理學專業(專業代碼:070201)、化學專業(專業代碼:070301)5250元/生·學年。
◆ 西安音樂學院、西安美術學院的藝術理論類15000元/生·學年,實踐類18000元/生·學年。 高等職業教育學費標準
◆ 一般專業類6500元/生·學年,藝術類10000元/生·學年。
本次學費標準執行范圍為我省公辦全日制本科高校和高等職業教育院校,不包括研究生(博士、碩士)、成人教育、民辦高校、獨立學院、中外合作辦學學費標準。
學費標準實行“老生老辦法、新生新辦法”,從2021年秋季學期起,我省公辦高校新入學學生按照新標準執行,此前入學的在校學生仍執行原學費標準。
成人高校仍按原學費標準、高校示范性軟件(微電子)學院仍按原政策執行。
優化學費結構:
1、新學費標準取消現行“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全專業上浮10%、熱門專業上浮的政策。在上述學費標準基礎上體現“優質優價”原則,普通本科按照“雙一流”整校全專業最高上浮10%;博士授權點學校按照不超過本校開設專業數的50%比例最高上浮8%,高校在比例內提出具體專業意見,報省教育廳備案后執行;除“雙一流”“博士授權點”高校外,納入國家“雙萬計劃”專業目錄的專業最高上浮7%。以上各項上浮就高、不累計。
2、“雙高計劃”高水平高職院校全專業、高水平專業群高職院校相關專業最高上浮10%。其中,高水平專業群高職院校具體上浮專業報省教育廳備案后執行。
3、各高校可根據實際情況,自主確定具體專業是否上浮和上浮比例。其中六個基礎專業(哲學、歷史學、考古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不再上浮。
|